五指山市水满乡的茶园在晨光中风景如画。方山 摄
在我国,茶叶的产地主要有西南、华南、江南以及江北四个茶区,这是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为依据划分的。
除国内华南的茶区外,绝大部分国内茶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而海南大叶茶却在一年中有多次采制期,可以做到四季产茶,更是因为气候、纬度等因素,抢占了早春茶开采先机。如在白沙茶产地,至早可于旧年冬至左右的时机开采早春茶。
位于海南中部高地的五指山大叶茶产地,属于高山云雾茶,这里的茶树要比白沙茶产区晚一些冒出新芽,同时也是国内早春茶第一批开采的地区。
每年1月中下旬后,五指山市水满乡一带的茶农便开始上山采摘茶叶,这是他们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事。而此时,内地的茶产区还在经历寒冬。因此,产自五指山的早春茶近些年来备受追捧。
在五指山的茶山上、茶园里,海南大叶种茶是最独特的。只因大叶茶树在热带雨林的“怀”中,与古树、经济作物或虫鸟共生共长,周边的生态“朋友”居多,茶园里少见茶农施肥的身影。
“我们让茶树自然生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循环和绿色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这样产出的茶才是健康原生态的。”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农王启望认为,茶树种植不应过多人为干预,应采用绿色有机的方式让多种生物参与其中,利用雨林生物多样性特征来实现生态平衡。
在水满乡,不只是王启望这么认为,作为“茶三代”的新时代茶农人卓书颜同样采取这样的做法。她的茶园在大山深处,需要绕过山梁才能到达茶园。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屠幼英在2024年初到访过五指山大叶茶产区,她在茶园里漫步行走,还摘下嫩叶咀嚼品味,感受颇深。
“鲜甜”,这是她对五指山大叶茶的第一感受。屠幼英在茶园里分别摘下两次嫩叶,一次口感偏涩,第二次口感比第一次更加鲜甜。
屠幼英认为,不同的口感体验,意味着这里的大叶茶树品种有变异。在之后的制茶过程中,如果有不同口味的茶在一起揉合制作,茶的口感会非常丰富。
品茶中,屠幼英还发现,陶瓷茶杯内壁附着一层明显的“金圈”,“这说明五指山大叶种红茶的茶黄素含量比较高,这是一种品质特色,可着重品牌推广。”
茶种资源的优质,品质自然不会差。五指山大叶茶产区的茶农在这些优质品种里又不断人工驯化培育优种,因时间、品种推广等因素,茶园里品种繁多,而这也是造就五指山早春茶风味独特的一大原因。
到访五指山市,先要来到茶园或者茶室喝上一盏当地产的早春鲜茶,那一口满香的茶会让你体会到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幸福。
五指山市区的河南东路两旁种有高大的榕树,榕树之外,南圣河穿城而过,当地人总爱在这条路上闲情逸致地散步。五指山印象水满茶厂就坐落在这寂静的街道里,一些从内地过来的茶客在夜晚时刻就会走进这里,品上三两杯茶,再买上一些散装海南大叶茶赠亲送友。
五指山市通什镇一处露天雨林茶台里,外国游客在品尝五指山早春茶。解楷 摄
得益于茶产地的优势,当地农业农村局统计,五指山全市工商注册涉茶经营主体131个(包含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茶叶注册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店等经营主体,其中,茶叶生产企业18家,合作社16家),经营主体里,有茶叶生产SC认证的有28家。茶叶的注册商标达235个,主要有椰仙、水满红、水满润红、印象水满、苗绿香、妙自然等。
品牌之下,企业发挥优势,不同加工工艺的产品不断创新,造就千滋百味、万种风情的茶类产品。在五指山,最出名的茶产品即为五指山红茶,因色香气高、汤色红艳明亮,广受市场消费者欢迎。此外,当地茶企还生产绿茶、白茶等多种茶产品。
五指山正在推进的
“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的
具体行动举措